重點講了金錢來源的善惡問題。金錢的來源與幸福量的相關性受因果規律支配,必須與結局聯系起來考察,必須算總賬。如果把金錢的來源與幸福量的相關性用坐標來表示,把橫軸上的數表示善惡的程度,把豎軸上的數表示通過善或惡的途徑得到的金錢的數量,那麽,二者的乘積就是所得的幸福量。在橫軸上,正數表示善;負數表示惡。正數的絕對值越大,善的程度越大;負數的絕對值越大,惡的程度越大。通過較善的途徑得到的金錢越多,幸福量越大;通過較惡的途徑得到的金錢數量越多,幸福量越小。
第十章講愛情婚姻問題。愛情婚姻是人生的重大課題,往往直接決定人壹生幸福量的大小。恰恰在這壹領域,面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愛情不專壹,情感疏離易變,濫性和婚外情泛濫,離婚率不斷上升,因愛情婚姻問題引起的精神病患病率、自殺率以及家庭暴力發生率均在大幅度上升,因夫妻離異而造成的問題兒童越來越多。所有這壹切,都在無情地吞噬著人們千辛萬苦培育出來的幸福成果,無數人因此而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原因在于性道德和性倫理的淪喪,在于人們愛的能力的缺失。本章從人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結合上,深入地分析了性的第壹目的及其與其他目的之間的相互關系,分析了造成愛情破滅和婚姻失敗的深層原因,提出了壹些正確處理愛情婚姻問題的思路。我認爲,這些思路非常有實用價值,有助于家庭的和諧穩定。
本書第十壹章批判了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背離幸福的幾種錯誤消費觀念和不當的消費行爲,提出了如何把握生活中的中庸之道的幾點忠告。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因營養過剩造成的各種各樣的富貴病及富貴病的死亡率在大幅度上升;與此同時,因營養不良造成的疾病雖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絕對數仍舊在攀升,各種疾病患病率均有大幅度上升,國民的身體素質並沒有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有整體的提高。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除了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之外,錯誤的消費觀念也是壹個不可忽視的原因。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著兩種錯誤傾向:壹種是生存需要滿足不足;壹種是生存需要滿足過剩。猶如大範圍的幹旱與大範圍的洪澇同時並存壹樣,造成的結果是國民生命運行從左右兩個方面背離體內平衡的軌道,導致了身體素質的下降以及各種各樣慢性疾病的普遍增長。與此相聯系,國家的醫療事業越來越不堪重負,各地醫院人滿爲患,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日益突出,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因此,糾正各種錯誤的消費觀念,使人們建立合理的需要結構,在需要的選擇上更多地趨于理性,逐漸養成科學的消費習慣,對于增加人民的幸福總量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許多人在有限的生命曆程中,往往沒有搞清楚生活的目的,經常在盲目地選擇需要,把需要看成壹鍋大雜燴,總是從中挑自己愛吃的東西,他們經常在犯偏食的錯誤而不自知。其實,我們每個人生來就有三個口袋,壹個是裝生存需要幸福的,壹個是裝情感需要幸福的,壹個是裝成就需要幸福的。LV包 LV包包 LV gucci包 gucci包 萬華區汽車貸款 中正區汽車貸款 中正區當舖 萬華區當舖 中和汽車借款 中和當舖 永和汽車借款 永和當舖現在的問題是,不少人只向第壹個口袋裏裝東西,滿了,還壹味地裝,而其他兩個口袋老是空蕩蕩的,這樣的人不管多麽忙碌,壹生最多只有壹口袋的幸福。壹心壹意只以積累財富爲目的的人就是這樣壹些人,他們不管多麽有錢,都不會有太多的幸福。解決問題的途徑是,將這些人從金錢的牢獄中解放出來,讓其不要把虛榮的滿足當幸福,明白做人的意義,升華需要的層次,爲他人、爲共同體謀幸福,走向高級的精神生活。
最後壹章講制度與群體的幸福總量,主要分析了影響群體幸福的制度原因。人是群體生活的政治動物,因此,我們個人的幸福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群體幸福總量的有機組成部分,與群體的發展方向密切地聯系在壹起。決定群體性質和發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公共權力的産生方式,當權力源于人民並受人民有效監督時,權力的産生和運用才能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社會系統的結構才會趨向于合理,絕大多數人的潛能才能得到充分實現,處于幸福狀態的人數必然增加,群體的幸福總量必然上升。
幸福之于人類,猶如南極之于羅盤。人類行爲的動機指針始終是指向幸福的,人們對生活永無止境的追求,實質上都是圍繞著幸福進行的。人人都希望獲得幸福,時時刻刻都在追求幸福,然而爲什麽許多人往往事與願違,總是難以獲得幸福?生活中爲什麽總會有那麽多的痛苦像泉水壹樣不斷冒出來?原因在于許多人並不知道幸福的真正含義,不知道如何把合理需要與非合理需要區分開來,不知道如何正確地衡量幸福,還在于許多人從來就沒有建立起壹個合理的需要結構。這幾個問題是幸福的根本問題,也是人生的根本問題。搞清楚這幾個問題,有助于幫助人們明是非、辨善惡,成爲明確了生活目的的人,成爲健康的人、富有和諧精神的人和追求價值實現並樂于奉獻的人,從而在最終結局上成爲享有更大幸福的人。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目的。